来源:市重大项目办 时间:2025年01月27日
序号 | 年度任务 | 任务来源 | 进展情况 |
1 | 落实北京与雄安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,加快雄安新区至大兴国际机场快线(R1线)等重点工程建设,推动政务服务同城化,深化“三校一院”办学办医合作,共同建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。 |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21项 | R1线:永清临空站至大兴国际机场区间南段。北段盾构段完成98%。 |
2 | 深入落实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,支持副中心投融资体制创新和更多政策先行先试,继续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,启动东六环高线公园建设,实现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、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具备通车条件,加快实施轨道交通101线一期、地铁22号线、地铁6号线南延、温潮减河等重大项目。 |
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22项 |
M101线一期:完成当年计划工作量的100%。22号线:车站主体结构完成55%,区间主体结构完成49%,设备安装完成5%。6号线南延:车站主体结构完成100%,区间主体结构完成100%。 |
3 | 巩固提升"轨道上的京津冀",推动优化完善京津冀核心区铁路枢纽总图等规划,加快承平高速等项目建设,建成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,实现国道109新线高速通车。 |
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34项 |
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:2024年12月30日已开通试运营。
|
4 | 着力稳住投资规模,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,推动一批引领带动性强、综合效益强的轨道交通、高速公路、物流、能源以及充电桩、5G设施等项目建设。开工500千伏科学城等重点电力工程。加快推进涿州电厂二期并入北京电网。 |
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116项 |
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:车站主体结构完成60%,区间主体结构完成55%。28号线:车站主体结构完成26%,区间主体结构完成14%。
|
5 | 提升轨道交通骨干网络的安全性,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、地面公交的多网融合,加快1号线支线建设,实现地铁3号线一期(东四十条—东风)、12号线(四季青—东风)、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(蓟门桥站及站后区间)建成通车。全面推进京密高速(机场南线—六环路)道路工程建设。启动建设市郊铁路东北环线,加快城市轨道交通R6线一期、19号线二期北延前期工作。 |
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59项 |
1号线支线:车站主体结构完成10%,区间主体结构完成1.5%,车辆基地结构完成5%。3号线一期(东四十条—东风)、12号线(四季青—东风)、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(西土城—蓟门桥):2024年12月15日已开通试运营。R6线一期和19号线二期北延:完成线路一体化规划方案编制,完成项目资金平衡方案编制。 |
6 | 加强轨道交通三期规划线路、站点周边一体化开发,加快建设霍营等第一批71个轨道微中心。优化提升地铁既有线网,推动国贸站新增换乘通道、1号线车辆更新,完成10号线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工程。 |
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第160项 |
配合市规划、交通部门以及站点、微中心所在区政府做好站点一体化相关工作。 |
7 | 开工建设地铁1号线支线、M101线;地铁3号线一期、12号线具备开通条件。 |
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第12项 |
1号线支线:车站主体结构完成10%,区间主体结构完成1.5%,车辆基地结构完成5%。M101线一期:完成当年计划工作量的100%。3号线一期(东四十条—东风)、12号线(四季青—东风)、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(西土城—蓟门桥):2024年12月15日已开通试运营。 |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”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?